2025年日幣的挑戰與機會
除了換匯,你還可用這些方法投資日幣
日幣(JPY)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貨幣之一,也是亞洲市場中最重要的交易貨幣。作為日本的官方貨幣,同時也是全球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高的貨幣之一,由於日本經濟的穩定性和政府的貨幣政策,日幣常被視為避險貨幣,在市場動盪時期往往成為投資人的首選。這篇文章將探討日幣的歷史沿革、影響其價值的關鍵因素、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投資日幣的方式。
日幣的誕生與歷史背景
圖片來源 Pexels
(1) 幕府時代的貨幣制度
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日本的貨幣制度相當混亂,各個藩(封建領主的統治區域)自行鑄造並發行貨幣,導致金、銀、銅幣的標準不統一。當時流通的主要貨幣包括:
小判(金幣):由幕府鑄造,主要用於大額交易。
丁銀(銀幣):以重量計算,廣泛用於貿易。
文錢(銅幣):用於日常小額交易。
由於各藩的貨幣價值不一,經濟活動受到很大影響,也為日後貨幣統一埋下伏筆。
(2) 明治維新與日幣的誕生(1871年)
明治政府在1868年推翻幕府,開始現代化改革,其中包括貨幣體系的統一。1871年,日本政府頒布《新貨條例》,正式引入「日幣(円)」作為國家法定貨幣,並確立金本位制,規定1日幣相當於1.5克純金。此舉不僅統一了貨幣體系,也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穩定發展。
(3) 二戰後的日幣與固定匯率時代(1945-1971年)
二戰結束後,日本經濟遭受嚴重打擊,日幣嚴重貶值。為了穩定經濟,美國在1949年確立了日幣對美元的固定匯率:1美元兌360日幣,此舉有助於日本重建經濟,並促進出口成長。
(4) 日幣進入浮動匯率時代(1971年後)
1971年,美國宣佈放棄金本位制(即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全球主要貨幣開始自由浮動。日幣在此後的幾十年間逐步升值,反映了日本經濟的強勁發展。
(5) 1980年代的日幣升值與日本泡沫經濟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美國與主要經濟體同意協助美元貶值,以縮小美國貿易赤字。這使得日幣快速升值,從1美元兌250日幣升至1988年的1美元兌120日幣,導致日本資產價格暴漲,最終泡沫破裂,造成1990年代的「失落的十年」。
(6) 1990年代至今:低利率與避險貨幣地位
自1990年代以來,日本央行(BoJ)為了應對經濟衰退,採取長期零利率政策(ZIRP),甚至於2016年實施負利率政策。這使日幣成為全球主要的避險貨幣,每當全球市場動盪時,資金便湧向日幣,使其升值。
日幣的歷史發展,從幕府時代的混亂貨幣系統,到明治維新後的統一貨幣,再到戰後固定匯率與浮動匯率時代,顯示出日本經濟與全球貨幣體系的深度聯繫。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變動,日幣仍將在國際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
影響日幣的主要因素
圖片來源 Pexels
日幣的匯率變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BOJ)
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BOJ)設定的政策利率直接影響日幣的需求與供應。若 BOJ 調低利率或實施負利率,會使日幣相對其他貨幣變得較不吸引,進而導致日幣貶值。相反,若 BOJ 提高利率,則可能使日幣升值。
量化寬鬆(QE)
BOJ 通過購買國債、ETF(指數型基金)等資產來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這種操作會擴大日幣的供應,通常會對日幣造成貶值壓力。
收益率曲線控制(YCC)
BOJ 控制長期國債的殖利率(例如 10 年期國債),這會影響市場對日幣的需求。如果 BOJ 改變 YCC 政策或放寬其規模,將會對日幣匯率造成影響。
2. 全球利率差異(特別是美USD、日JPY利差)
美國的利率政策
美國聯準會(Fed)的加息或降息決策會對全球資金流動產生重大影響。若美國利率上升,通常會導致資金流向美國資產,並對日幣形成貶值壓力。相反,如果美國降低利率,日幣可能會得到支撐,因為投資者可能轉向更低回報的日幣資產。
日美利差擴大或縮小
如果美國的利率高於日本,這會創造出有利於美元資產的投資環境,導致日幣的需求下降。日美利差的擴大通常會加劇日幣的貶值壓力。
3. 日本的經濟與通脹狀況
經濟增長
日本的經濟增長情況對日幣有直接影響。當經濟表現良好、企業盈利增長時,日幣可能會升值,因為外國投資者對日本資產的需求增加。反之,若經濟陷入衰退,日幣可能會貶值。
通脹與物價水平
日本長期面臨低通脹或通縮的問題,但隨著全球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鏈瓶頸影響,近年來通脹有所上升。如果日本通脹回升過快,可能會促使 BOJ 采取收緊貨幣政策,對日幣產生升值壓力。
4. 外匯市場的需求與資金流動
日幣作為避險貨幣
日幣被視為全球市場的避險貨幣之一。在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或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時,投資者往往會將資金轉向日幣,從而推高其匯率。比如,當全球股市大跌或發生重大政治事件時,日幣可能會升值。
資本流動與外資投資
日本外資的流入和流出也會影響日幣的需求。如果外國投資者大量購買日本國債、股票或其他資產,會提高對日幣的需求,進而促使日幣升值。反之,外資撤離日本市場時,則會對日幣形成貶值壓力。
5. 貿易與經常帳狀況
貿易差額
日本是一個貿易大國,貿易順差或貿易逆差會影響日幣。當日本貿易順差增加時,外國需求增加,日幣可能會升值。相反,當貿易逆差擴大時,會對日幣造成貶值壓力。
經常帳盈餘
日本的經常帳盈餘(即貿易、投資收入等的總和)也會影響日幣。如果日本經常帳出現盈餘,這意味著外國資金流入,日本將需要更多的日幣來支付這些盈餘,從而推高日幣。
6. 全球市場的風險情況與地緣政治
全球經濟風險
全球金融危機、戰爭、天災等不確定因素可能對日幣匯率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在金融危機期間,日幣通常會升值,因為投資者將資金轉移至日幣等安全資產。
地緣政治風險
例如中美貿易摩擦、俄烏戰爭等國際事件可能導致資金流動變動,進而影響日幣的匯率。在全球市場動盪時,日幣的避險需求可能增加,導致日幣升值。
影響日幣的機構-日本央行BOJ
圖片來源 Pexels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簡稱 BOJ)是日本的中央銀行,負責執行貨幣政策、維持金融穩定並促進經濟發展。
以下是 BOJ 的核心職責與影響:
1. 主要職責
貨幣政策制定與執行
BOJ 通過調整利率、量化寬鬆(QE)及其他工具來控制貨幣供應,以達成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目標。
利率政策
BOJ 的政策利率是「短期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近年來採取超低利率或負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
外匯市場干預
當日幣匯率過度波動時,BOJ 可能與財務省合作進行外匯市場干預,以穩定日幣。
金融機構監管與流動性支持
BOJ 作為最後貸款人(Lender of Last Resort),在市場動盪時提供流動性支持,確保銀行體系穩定。
2. 政策工具與市場影響
量化與質化寬鬆(QQE)
自 2013 年以來,BOJ 透過購買日本國債(JGB)與 ETF(指數型基金)來擴大貨幣供應,以對抗通縮。
收益率曲線控制(YCC)
BOJ 透過調整 10 年期國債殖利率目標,控制長短期利率曲線,以影響借貸成本與經濟活動。
負利率政策(NIRP)
BOJ 自 2016 年起對銀行存放於央行的超額準備金實施負利率(-0.1%),鼓勵銀行放貸和投資。
3. 全球金融市場影響
日幣匯率與貿易
BOJ 的政策影響日幣走勢,進而影響日本出口企業與全球資本流動。
與美聯儲(Fed)聯動
BOJ 的政策通常受美聯儲政策影響,尤其是在利率決策與貨幣寬鬆方面。
對股市與債市的影響
BOJ 是全球唯一購買 ETF 的央行,其政策影響日本股市(如日經 225)和債券市場。
4. 當前挑戰與未來展望
通膨與政策轉向
2023 年以來,日本通膨率上升,市場關注 BOJ 是否可能結束 YCC 或提高利率。
日幣貶值與資本外流
隨著美日利差擴大,日幣承壓,BOJ 可能需要平衡貨幣政策與匯率穩定。
金融市場適應性
未來 BOJ 可能逐步調整超寬鬆政策,但市場關注其步伐與影響。
BOJ 的決策不僅影響日本經濟,也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對外匯、債券與股票市場的參與者而言,是不可忽視的關鍵變數。
想投資日幣可以怎麼做?
日幣不僅適合外匯交易,也能透過ETF、債券、期貨、選擇權等方式進行投資,有以下幾種主要方式:
1. 外匯市場 (Forex Trading)
適合:短線交易者、投機者、避險者
投資者可以透過外匯交易平台買賣日幣,選擇不同貨幣對,以槓桿方式進行短線或長線交易。主要日幣貨幣對包括:
USD/JPY(美元/日幣):全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受到美聯儲(Fed)與日本央行(BoJ)政策影響。
EUR/JPY(歐元/日幣):反映歐洲經濟與日本貨幣政策的變化。
GBP/JPY(英鎊/日幣):波動較大,適合有經驗的交易者。
AUD/JPY(澳幣/日幣):受風險情緒影響,常與股市同步變動。
CAD/JPY(加幣/日幣):與油價相關性較高,因加拿大為主要石油出口國。
優勢:流動性高,24小時交易,可槓桿操作。
風險:高槓桿帶來較高風險,受市場情緒與經濟數據影響大。
延伸閱讀 >> 外匯交易新手懶人包
2. 投資日幣ETF或貨幣基金
適合:長期看好日幣的投資者、避險者
投資者可以透過ETF或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來持有日幣資產,適合不想直接交易外匯的投資人。
熱門日幣ETF
Invesco CurrencyShares Japanese Yen Trust(FXY):追蹤日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動。
WisdomTree Japan Hedged Equity Fund(DXJ):投資日本股票,但對沖日幣匯率風險,適合不想承受日幣波動的投資者。
優勢:適合長期投資,交易方式與股票相同,無需開設外匯帳戶。
風險:ETF價格受市場流動性影響,部分ETF可能有匯率對沖策略,影響回報。
3. 投資日本國債(JGBs)
適合:保守型投資者、追求穩定收益者
日本政府債券(JGBs, 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是全球公認的低風險資產,適合資產配置與避險用途。
短期JGBs(1-3年):流動性較高,適合避險者。
長期JGBs(10-30年):適合穩定收益投資,但利率較低。
優勢:穩定收益,適合作為低風險資產配置。
風險:日幣貶值時,JGBs的收益可能被匯率損失抵銷。
4. 交易日幣期貨與選擇權
適合:進階交易者、對沖基金、機構投資者
透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等交易所,投資者可以交易日幣期貨與選擇權,利用槓桿放大收益或對沖外匯風險。
日幣期貨(JPY/USD Futures, 6J):適合預測日幣走勢的交易者,槓桿高但波動大。
日幣選擇權(JPY Options):適合用來對沖匯率風險,降低曝險成本。
優勢:槓桿操作,適合短線交易或避險。
風險:波動大,槓桿交易可能導致更高風險。
5. 投資日本股市與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
投資日本股市或不動產,間接參與日幣的漲跌。例如:
日本股票指數投資
日經225指數(Nikkei 225):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股市指數,包含Sony、Toyota、SoftBank等大型企業。
東證股價指數(TOPIX):涵蓋更廣泛的日本股票市場。
優勢:股市與日幣通常呈負相關(日幣貶值 → 企業出口競爭力上升 → 股市上漲)。
風險:日本股市受全球經濟影響大,日幣升值可能影響企業獲利。
日本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
Japa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Corp.(JRE):投資東京與大阪的不動產市場,受日幣與利率影響。
Nippon Building Fund Inc.(8951.T):專注於商業地產投資,適合收益型投資者。
優勢:適合長期資產配置,提供穩定租金收益。
風險:日幣波動影響國際投資者資金流入,影響REITs表現。
投資日幣指數(Japanese Yen Index, JXY)
適合:希望簡單追蹤日幣整體表現的投資者
日幣指數(JXY) 是衡量日幣對一籃子主要貨幣(如美元、歐元、英鎊等)的整體匯率變動,類似於美元指數(DXY)。透過投資日幣指數,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日幣的升值或貶值,而不需挑選特定貨幣對。
如何投資日幣指數?
日幣指數期貨(JXY Futures):透過CME等交易所進行槓桿交易,適合短線操作與避險需求。
日幣指數ETF:貨幣ETF可能以JXY為基準,讓投資者透過股票市場參與日幣指數變動。
日幣指數CFD:透過CFD槓桿商品直接以小本金參與日幣,獲得較高的槓桿效果
優勢:單純追蹤日幣的整體走勢,適合長期或短線交易。
風險:日幣指數受多種貨幣影響,可能與特定貨幣對的走勢不同。
日幣不僅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貨幣,也是市場風險情緒的指標。投資者應根據日本央行政策、全球利率趨勢與市場避險需求,靈活調整投資策略,選擇適合自己的日幣投資工具,以把握市場機會。一起跟著Forexify 外匯交易指南學習!
延伸閱讀 >> 如何更有效率的投資美元?
Forexify Premium會員招募中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分享純屬個人心得,所提供的投資內容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所談及、分析之股票及金融產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並不構成任何投資要約、誘使、邀請、建議及推薦,同時,我方有權隨時修改任何活動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