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非農就業數據全解析:對美元、股市的關鍵影響

美國經濟的「體檢報告」

Forexify 匯識資訊

2025年7月4日 上午 2:00

知識基底

震撼全球市場的關鍵數字!非農就業數據如何牽動你的投資?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華爾街交易員緊盯螢幕、外匯市場屏息以待——這一切,都只為了一個數字:「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s, NFP)。

它不僅是美國經濟的「體檢報告」,更是聯準會制定政策的風向球,能讓美元暴漲暴跌、美股瞬間變盤!2025年4月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新增16.7萬個就業機會,究竟這代表經濟強勁復甦,還是隱藏衰退危機?

今天,我們將用最白話的方式,帶你徹底讀懂:
✓ 非農數據如何計算?為何市場如此瘋狂?
✓ 最新數據透露哪些經濟真相?
✓ 對美元、美股、黃金有哪些立即影響?
✓ 散戶如何利用非農報告制定交易策略?

無論你是股票投資人、外匯交易者,或單純關心經濟趨勢,只要搞懂這個「每月震撼市場5分鐘的魔法數字」,就能比別人早一步抓住財富機會!

非農就業數據是什麼?

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s, NFP)是美國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由美國勞工部統計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每月發布。它統計了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就業人口變化,涵蓋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等領域,但不包括農業、私人家庭僱員、非營利組織員工及政府機構的部分職位。

由於非農部門佔美國 GDP 超過 80%,且涵蓋約 90% 的就業人口,這項數據被視為衡量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也是聯準會(Fed)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 非農數據公布時間

非農數據通常在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公布,時間如下:

夏令時間(3月-11月):台灣時間晚上 8:30

冬令時間(11月-3月):台灣時間晚上 9:30

市場高度關注這項數據,因為它往往會引發股市、匯市、債市的劇烈波動。


非農數據的分類與計算方式

📊 非農數據的產業分類

非農就業數據按照北美行業標準分類(NAICS)劃分,主要分為私人企業政府就業兩大類:

私人企業政府就業
商品生產(礦業、營建業、製造業)聯邦、州及地方政府職位
服務業(零售、金融、醫療、科技等)

其中,服務業佔美國就業市場最大比重,因此該行業的數據變化對整體經濟影響最深。

最新的財經議題 x 最直接的交易指南

🔍 數據如何統計?

BLS 透過兩項調查計算非農數據:

機構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統計企業薪資單上的就業人數。

家庭調查(Household Survey):透過電話訪問調查失業率。

值得注意的是,非農數據通常會經過兩次修正,因此初期公布的數字可能與最終版本有所差異。


非農數據為何如此重要?

1. 影響聯準會貨幣政策

聯準會的兩大使命是「穩定物價」「促進充分就業」,而非農數據直接反映就業市場的強弱。

若就業強勁(新增就業人數高於預期):聯準會可能傾向升息或延後降息,以抑制通膨。

若就業疲軟(新增就業人數低於預期):聯準會可能考慮降息或維持寬鬆政策,刺激經濟。

2. 牽動美元走勢

非農數據優於預期→ 美元通常走強(因升息預期)。

非農數據遜於預期→ 美元可能走弱(因降息預期)。

3. 影響股市與債市

強勁的非農數據:可能推升美股(經濟前景樂觀),但可能打壓債券價格(利率上升)。

疲弱的非農數據:可能導致股市下跌(經濟衰退擔憂),但債券價格可能上漲(避險需求)。

4. 反映經濟趨勢

非農數據不僅顯示整體就業情況,還能從細項(如製造業、零售業、科技業等)觀察各產業的景氣變化。例如:

運輸業就業增長→ 可能反映供應鏈改善。

金融業就業下滑→ 可能暗示經濟放緩。

-

Fed 7月降息夢碎!美國6月非農就業強勁,失業率意外下滑(0704更)

美國6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優於預期,失業率不升反降,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此數據一出,市場對聯準會(Fed)7月降息的預期幾乎歸零,公債殖利率應聲上揚,美股期貨擴大漲幅。儘管企業招聘動能放緩,但政府部門與健康照護領域的就業增長支撐了整體表現,進一步強化Fed「不急於降息」的政策立場。

Fed按兵不動、鮑爾未採取「預防性降息」,下月會降?一文掌握利率決議4重點


6月非農就業報告關鍵數據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非農就業新增14.7萬人,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1.1萬人,並優於5月修正後的14.4萬人。失業率則意外從4.2%降至4.1%,低於預期的4.3%,顯示勞動市場仍保持穩健。其他重要數據如下:

  • 平均每周工時:34.2小時(預期34.3小時,前值34.3小時)
  • 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3.7%(預期3.9%,前值3.8%)
  • 平均每小時薪資月增率:0.2%(預期0.3%,前值0.4%)
  • 勞動參與率:62.3%(前值62.4%)

政府與健康照護業撐場,民間招聘趨緩

6月就業增長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健康照護行業,其中:

州與地方政府教育職位增加超過6萬人,創2023年初以來最大增幅。

健康照護業貢獻5.9萬人,持續成為民間就業成長主力。

然而,整體民間就業僅新增7.4萬人,為去年10月以來最低,顯示企業招聘趨於保守。製造業、批發業及專業商業服務領域的就業人數甚至出現萎縮,休閒與接待業的增長也較前月放緩。經濟學家指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稅改法案進展緩慢,可能使企業對擴張人力持觀望態度。


失業率下降,但勞動參與率低迷

(圖:Zerohedge)

6月失業率降至4.1%,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因就業人口增加9.3萬人,加上失業人數減少。然而,勞動參與率持平於62.3%,為兩年來低點,反映潛在勞動力仍未完全回流。細分族群中:

非裔失業率升至6.8%,為四年新高。

白人與成年女性失業率分別降至3.6%。

青少年、亞裔與西語裔失業率變化不大。

此外,長期失業者(失業超過27週)人數增至160萬人,占整體失業人口的23%,顯示部分勞動力復甦仍面臨挑戰。


薪資增長放緩,通膨壓力減輕

6月平均時薪月增0.2%,低於預期的0.3%,年增率降至3.7%,顯示薪資上漲壓力緩解。同時,平均工時縮短至34.2小時,反映企業對人力調配更加謹慎。這些數據對Fed而言是樂觀訊號,因薪資增長放緩有助抑制通膨,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多操作空間。


市場反應:7月降息預期歸零,9月成焦點

非農數據公布後,市場對Fed降息的預期大幅降溫:

7月降息機率:從25%降至接近0%(6.2%)。

9月降息機率:仍維持約70%。

金融市場隨即反應:

美債殖利率:2年期公債殖利率跳升9個基點至3.88%。

美股期貨: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0.2%,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漲0.3%。

美元走強:因市場預期Fed將延後降息。

Fed主席鮑爾此前強調,在未見勞動市場明顯惡化前,不會急於降息,並將密切關注貿易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目前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4.25%-4.5%區間,市場普遍預期,若Fed啟動降息,最早可能落在9月會議


結論:就業市場穩健,Fed按兵不動

6月非農報告顯示,儘管經濟放緩與貿易政策帶來不確定性,美國勞動市場仍展現韌性。就業增長超預期、失業率下滑,加上薪資壓力緩解,使Fed有理由維持利率不變。市場焦點已轉向9月是否降息,未來幾個月的通膨與就業數據將成關鍵指標。

-

美國5月非農數據解析:就業放緩、薪資堅挺下的政策困境(0609更)

核心要點速覽:

📉新增就業低於預期
5月非農新增139,000人,雖略高於市場預期的130,000人,但3、4月數據合計下修95,000人,修正後首季月均就業成長僅130,000人,顯著低於2018年月均223,000人的擴張速度。

🔎結構性矛盾浮現

  • 失業率維持4.2%低檔,但勞動參與率下滑導致625,000人退出市場
  • 家庭就業人口驟減696,000人,兼職勞工比重上升
  • 聯邦政府僱員5月削減22,000人,今年累計裁撤59,000人

💰薪資韌性支撐消費動能
月薪成長0.4%優於預期,年增率維持3.9%高檔,企業「勞動力囤積」現象持續,有助緩解消費支出下行壓力。

政策不確定性壓制企業決策

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反覆,加上白宮與國會就《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博弈加劇,已實質衝擊企業擴編意願。惠譽評級研究顯示,製造業PMI新增訂單指數連3月下滑,反映關稅成本轉嫁困境。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業招聘需求已出現分化,雲端服務與AI相關職缺維持增長,傳統硬體部門則受供應鏈重整影響趨緩。

⛓️勞動供給雙重緊縮

移民政策收緊使全年潛在勞動力減少約180,000人,工作年齡人口成長需月增100,000職缺方能平衡,政策環境與人口結構的交互作用正形成「隱形天花板」。

產業冷熱兩極化

產業別5月新增職缺年增率政策敏感度
醫療保健+62,000+2.1%
餐飲娛樂+48,000+1.8%
社會救助+16,000+1.5%
聯邦政府-22,000-4.3%

結構特徵:剛性需求產業展現防禦性,政策相關部門陷入收縮螺旋。

聯準會的微妙平衡

儘管CME利率期貨顯示9月降息機率升至63.9%,但薪資成長黏性可能延緩政策轉向。紐約聯儲模型指出,核心PCE物價指數與薪資成長的關聯度達0.72,若時薪年增率維持3.5%以上,恐制約通膨回落速度。這使Fed陷入「就業放緩V.S通膨韌性」的政策困境,6月點陣圖下修幅度將成關鍵觀測點。

市場信號矛盾中的投資啟示

🌟股債市場反向解讀
道瓊指數上漲0.8%反映薪資驅動的消費樂觀,10年期美債殖利率跳升7基點則隱含通膨預期。
⚠️美元指數悖論
貿易加權美元指數攀升至104.2的3個月高點,與經濟放緩的傳統邏輯背離,顯示全球避險資金仍視美元為終極避風港。

關鍵趨勢預判

  1. 勞動市場滯後效應:企業裁員決策通常落後訂單下滑6-9個月,Q3就業數據將是景氣轉折試金石
  2. 政策搖擺成本:若美中關稅戰6月底前無實質進展,恐使年內企業資本支出再下修1.2-1.5%
  3. 薪資通膨螺旋風險:時薪成長若突破4%,可能觸發Fed「預防性加息」情境

前瞻指標建議關注

  • 亞特蘭大聯儲薪資成長追蹤指數
  • 中小企業招聘意向調查
  • 臨時支援服務職缺變化

(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Fitch Solutions、CME Group)


美國4月非農數據回顧(0502更)

新增就業人數:16.7 萬人(預期 12.5 萬人,前值 17 萬人)

主要成長行業

  • 教育醫療業:+5.1 萬人
  • 運輸倉儲業:+2.9 萬人
  • 金融業:+1.4 萬人

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穩健,但成長速度略有放緩。


如何查詢非農數據?

官方來源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

歷史數據FRED 經濟數據庫


結論:非農數據是投資人必看的經濟指標

非農就業數據不僅反映美國勞動市場的現況,更影響全球金融市場的走向。無論是股票、外匯還是債券投資者,都應密切關注每月非農報告,並結合其他經濟數據(如 CPI、GDP)來判斷未來市場趨勢。

下一次非農數據公布時間:2025年6月6日(星期五),記得準時關注! 🚀

Forexify Premium會員招募中

免責聲明:本文所有分享純屬個人心得,所提供的投資內容未必適合所有投資者。所談及、分析之股票及金融產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並不構成任何投資要約、誘使、邀請、建議及推薦,同時,我方有權隨時修改任何活動細節。

文章標籤

# NFP# 經濟數據# 非農